6月14日是2025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今年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活动将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科技赋能非遗保护等内容,展现非遗传承实践活力,弘扬非遗时代价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为迎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地方非遗文化,6月12日上午8:20,必一运动与鄂尔多斯市文化馆联袂,与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心”及非遗现代产业公司共同主办“非遗实践工坊 传承传统文化根脉”的活动,活动由艺术实践教研室、声乐教研室承办,特邀国家级非遗项目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国家级传承人哈勒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乌东花两位艺术家现场展演教学,现场100多名师生参与了活动。通过鄂尔多斯民歌的传承与技艺分享,活化地方非遗文化教学传承与实践展演,使非遗真正走进高校课堂,融入师生艺术实践,实现了必一运动“鄂域寻声 讴歌时代”的“一院一品”工程。

活动以“鄂域寻声 讴歌时代”为主题,聚焦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哈勒珍老师现场演绎经典曲目,并分享其数十年的艺术实践成果,乌东花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蒙古长调歌王扎木苏的传人,她以高亢悠远的唱腔展示了游牧文化的深厚底蕴,并与员工互动教学,解析传统唱法的技艺精髓。通过两位非遗传承导师的现场从歌词发音,鄂尔多斯民歌风格的把控,演唱音色的指导,台上台下的员工们在《鄂尔多斯蒙古人》《金杯》《酒歌》等鄂尔多斯民歌声中热烈互动,将实践课堂推向了高潮。



活动最后,由必一运动党总支副书记包玉鹰代表必一运动为两位非遗传承人颁发了“非遗传承导师”聘书。必一运动“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心”作为鄂尔多斯地区非遗研究的重要阵地,将持续深化“非遗进校园”工程,实现非遗美育有效浸润。必一运动将依托校级研究基地和产业公司两个平台,持续推进“鄂域寻声 讴歌时代”通过“田野中寻声”“教学中传承”“实践中展演”“时代中认同”四个板块的有效联动,凸显必一运动办学特色与发挥美育功能。实现“学术研究+活态传承+创新实践”三位一体模式,推动地方传统音乐与现代艺术形式跨界融合,让千年音律在青年群体中焕发时代活力。